俚歌一曲诵津南
作者 李广文
忆当年,这本是
退海之地野草荒,
河塘纵横绕村乡。
农耕阡陌盐灶户⑴,
千帆百舸漕运忙。
古镇千载历沧桑,
津东书院⑵第一堂。
宝辇高跷龙灯会⑶,
乾隆御赐“太平庄”⑷。
津南人生性豪爽,
侠肝义胆显忠良。
路见不平挺身出,
不屈不挠志顽强。
周氏兄弟⑸率淮军,
囤兵拓荒育稻秧。
挖河凿渠引御水⑹,
“金鞭玉带”⑺源流长。
鱼肥水美胜南国,
盛产贡米美名扬。
白里透润油光亮,
汁滤晶碧似琼浆。
回味甘醇粘适口,
未曾揭锅十里香。
水土独具堪称异。
只种津南水一方。
练兵营盘号角响,
铁马金戈整河殇。
弹指挥间鱼龙变,
百年风云演绝唱。
看今朝,这已是
双城两港“金三角”⑻,
高速公路通“四方”。
天嘉湖上“造世界”⑼,
“佛手莲心” ⑽宇宙藏。
教育园区⑾添实力,
三区联动⑿谋良方,
宜居宜业和谐气,
民富区强新风尚。
五保老人得安养,
嬉水顽童“米粒方”⒀。
安得广厦千万间,
昔日农夫住楼房⒁。
注释:
⑴盐灶户:指使用盐灶制盐的商户。“煮盐”是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边滩涂下或盐井里的卤水,并加凝固物结晶成盐。
⑵津东书院:直隶总督李鸿章于1877年(清光绪三年),在葛沽绅董苏善恒等人发起筹议的基础上,批准建立津东书院。是清代津城八大书院之一,成为了最早的官立直属学堂。
⑶宝辇、高跷、龙灯会:“宝辇”是指津南区葛沽镇所独有并且名震中外的古老民间花会。始于明永乐初期的葛沽宝辇会,其核心内容是祭祀妈祖,至今已有600年历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艺术绝品。每年正月初二、十六和妈祖生日(三月二十四),民间都自发组织大型祭祀活动及丰富多彩的花会表演,吸引数万群众前来观看,盛况非凡。“海下”高跷,指天津卫“海下(从天津卫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海大道直达大沽海口)”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津南区葛沽镇“宝辇”花会、咸水沽镇“海下文武高跷”被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沽宝辇被故宫博物院收藏。“龙灯会”是极富特色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⑷乾隆御赐“太平庄”: 清代乾隆皇帝在巡幸长芦期间,曾驻跸杨惠庄,御赐葛沽为“太平庄”。
⑸周氏兄弟:周盛传,清末安徽合肥人,李鸿章部淮军“传字营”首领。其兄周盛波,为淮军“盛字营”首领。周氏兄弟以率淮军驻守天津小站、开发改造马厂减河两岸的盐碱地、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⑹御水:黄河水。
⑺金鞭玉带:形容月牙河和马厂减河2条河流弯曲交错的美妙形态。
⑻双城两港“金三角”:《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其中,“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津南区处于双城双港的核心区域,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将在该区域实现无缝对接。津南区得天独厚的区位形似“金三角”。
⑼天嘉湖上“造世界”:指星耀五洲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在7.4平方公里的天嘉湖水域中,填筑了2.7平方公里的陆地,构筑世界五大洲微缩板块,以78座世界著名桥梁和运动主题公园连接“五洲”,把天嘉湖的生态环境与精典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世界级休闲平台、国际性居住社区、全球化观光天堂。
⑽“佛手莲心”:指北方石林园项目。该项目是海河中下游开发的重要节点,占地3196亩,将打造成为面向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以佛文化和石文化交相辉映为特色,集文化博览、旅游、度假、房地产为一体,拥有多元化旅游服务设施的主题性旅游度假区。
⑾海河教育园区:规划占地37平方公里,办学规模20万人,一期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首批进驻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和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机电工业学校2所中职学校。2011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在园内举行,承接201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2013年的东亚运动会。园区内将重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主赛场,以及国家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质量监测评估中心、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的天津基地等6个重大项目。今年1月27日,WBO世界拳击中心落户海河教育园区,将每年在中国举办组织50多场国际、国内固定拳击赛,做到每周有比赛,每月有一场国际比赛,每年有一场世界级顶级大赛,并定期举办国际拳击峰会、职业拳手培训等。
⑿三区联动: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业向农业产业园区集中,使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
⒀米粒方:指天山米粒方项目,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内设海世界戏水大厅、人工造浪、漂流河、滑道群、标准泳道、温泉SPA等业态,是集休闲健身、旅游度假、商业销售、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全国最大的室内恒温水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将成为天津市新的旅游亮点。
⒁昔日农夫住楼房:津南区按照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基本政策,积极实施整村土地整合,盘活村庄和住宅占用的建设用地。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张榜公示制度,确定是否实施土地整合;通过村民自主选房、村民代表监督还迁房质量,保障农民安居。2009年,全区7个示范镇完成28个村的整合拆迁任务,12个整合村、9000户居民陆续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