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技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天津市津南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广文专访
记者:李区长,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走科技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建设走在天津市的前列,您能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吗?
李广文(天津市津南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广文以下简称“李”):好的。“走科技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近年来我区提出的发展新理念,同时津南也是天津市最早迈出探索步伐的区域。实践证明,这一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使津南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是津南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津南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2.1%,是“十五”末的3.4倍;财政收入平均增长40%,是“十五”末的4.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五” 末的6.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十五”末的1.6倍。二是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加快了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的转变;三是城市化建设走在天津市前列。四是新的城市功能正在形成;五是促进了城市管理的创新。六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七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八是坚持的政风带民风,形成“共同创大业、人人顾大局、齐心谋发展”的局面,充分体现了“津南精神、津南速度、津南效益、津南现象”。
记者:你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哪些新的理解和认识?
李:通过学习培训,我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认识有了深化和提升。一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的是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城市竞争能力,是为了让城市居民更便捷、更安全、更幸福、生活质量和品位更高更好。如果脱离了这个目标,创新型城市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二是,创新型城市不仅仅是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包括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等更丰富的内涵;三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政府是重要的参与者。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初期,政府是主要的推动者和保障者;四是,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五是,在创新工作中,企业家需要有冒险精神,而政府在任何时候都要相对稳健和敢于承担责任,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六是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如何摆脱要素驱动的同质化竞争,跳出红海、驶向蓝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记者:在当前的工作实践中,津南区“建设创新型城市”有那些可供其它地区借鉴的经验?
科技驱动是指随着海河教育园区建设,以及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资源的移入,科技资源的聚集是科学城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化驱动是指创新创业文化驱动科学城建设,从硅谷、大德、新竹等发展的成功经验看,科学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始终贯穿着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这种城市文化成为推动知识创新、财富创造和高端人才聚集重要力量。如,以硅谷科学城为代表的“硅谷文化”强调的就是一种用于冒险、干事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直接营造了企业家创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聚集和吸引着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各方人才,这种文化驱动力已经成为硅谷独具特质且难以复制的宝贵财富。我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海河教育园的入驻和天津新的城市功能中心的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创新创业文化也将成为津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为今用、兼收并蓄,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将成为津南科学城建立和发展的巨大驱动力。为使这一驱动力促进津南科学城的发展,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传统创新创业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第二,新引入文化的内化和提升,并使之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因此,在津南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应充分发掘津南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其服务于津南经济的转型、文化品质的提高、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使文化成为津南科学城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生态驱动是指对我区固有景观的保护与宜居宜业生态环境的开发,这不仅关系到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关系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显著。 生产性服务业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比传统制造业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商务环境是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文化、旅游、商务等服务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必要条件。津南区政府将以敢于承担责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者和保障者。